[联系我们]   [站点地图]
中国仪器仪表与国际仪器仪表存在巨大差距的原因
行业资讯
·  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 >> 新闻中心  >> 行业资讯

阅读:
中国仪器仪表与国际仪器仪表存在巨大差距的原因
相关介绍

中国仪器仪表与国际仪器仪表存在巨大差距的原因
 ①运行机制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。在发展的过程中,一批国家投资的骨干 企业面临产品老化、技术人员流失的严峻局面,生产与经营困难;一批机制创新、运行灵活 的企业正在逐步成为新的亮点,但多半尚未能掌握先进核心技术,创新成果少,还不能与 外国大公司抗衡。
 ②产、学、研、金(融八政(府〉、用(户)有机结合的体制和政策没有形成。测量控制与 仪器仪表是典型知识密集、技术密集型产品,敏感于高科技发展,是多种高新技术融合的 综合体。仪器仪表科技创新,尤其是实现创新成果产业化,必须有官方、企业、高校、科研 院所和金融界及用户的有效结合。过去,只提倡产学研结合,成功的实例很少,没有官方 和金融界及用户的介入,条块分割,各自为战,低水平重复,难以形成合力,缺乏有效的引 导,在目前我国仪器仪表企业面临的处境下,要成功实现产业化是极为困难的。
 ③缺乏国家强有力的研究支援体制。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行业品种多、批量小,需要 长期的、坚持不懈的投入。但目前投资总量不足且投资效益不佳,投资途径分散,难以集 中重点,课题的选定和研究成果的公正且透明的评价体制尚不完善。企业既不能像外国 那样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参与竞争,又缺乏包括研究资源的战略投资、新技术市场化所 需要的市场环境的整顿等国家战略。包括自主研发投入少,核心技术匮乏,且制造业、材 料业等与科学仪器产业密切相关的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不高,关键器件的制造能力有限等, 种种因素限制了自主开发能力的发挥。近年来,我国对科技的投入大幅度增加,但“重引 进,轻自主研发”的现象仍比较严重。


 ④市场巨大,但主要依靠进口,科学研究“空芯化”现象严重。我国每年上万亿元的科 学仪器固定资产投资中,有60^是用于进口设备,其中精密仪器等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 值的产品主要依赖进口。以分析测试仪器为例,据保守统计,分析仪器进口总额从2001 年的9亿美元猛增到2004年20亿美元以上。在生命科学仪器方面,我国对发达国家的 依赖则更为严重。近年来,我国科技投入大幅度增加,大型科学仪器已具备一定规模。据 不完全统计,截至2002年底,50万元以上的科学仪器总值已经超过150亿元,但是909^以但往往
是自我装备能力明显不足,重要科学仪器及其辅助设备基本都依赖进口。知名科学家师 昌绪先生曾指出须知一个仪器从实验阶段做到成为商品,至少要3?5年,而这期间大 量有开拓性工作都已发表,而买来的设备已是强弩之末,难以做出开创性的工作。”科学研 究依赖进口科学仪器的“空芯化”现象使得我国科技创新面临十分不利的局面。
 ⑤缺乏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和熟悉、精通各学科交叉的综合型人才。仪器仪表是多学科交叉、对高新技术极度敏感的产业,仪器仪表科技创新需要一批既有学识又有经验的边 缘科学和应用技术的人才。仪器仪表行业这类人才本来不多,近年来又大量流失,人才匮 乏成为仪器仪表行业科技创新及产业化的严重障碍,国有企业尤其如此。这也是造成差 距的一个重要原因。
 国际上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行业技术发展十分迅速,我们如果不能在一些关键技术 和产品上有所突破,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独立性、完整性和安全性都会产生深远的
影响。

上一篇: 工作冗余对恒温恒湿试验机生产的影响
下一篇: 影响电子产品可靠性的各种物理因素
  相关信息